銑刀磨后檢查儀產(chǎn)品用途:
本儀器主要用于檢查齒輪銑刀,齒輪滾刀,蝸輪滾刀及鋸片銑刀磨后的前面徑間性和周節(jié)累積誤差,外嚙合直齒和斜齒齒輪的臨周節(jié)誤差和周節(jié)累積誤差。裝配附件后可代替
偏擺檢查儀的全部測量功能。
銑刀磨后檢查儀技術(shù)數(shù)據(jù):
檢測齒輪模數(shù)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M1-10
檢測最大直徑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50mm
檢測最大極限長度-----------------------300mm
檢測最小極限長度-----------------------100mm
橫滑架的最大移動距離-----------------80mm
測量杠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1:1
儀器外形尺寸(長X寬X高)-------980X300X380mm
儀器重量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82kg
三. 儀器結(jié)構(gòu)
如圖1:
1、基座2、固定頂尖座3、頂尖4、標尺5、定位桿6、支柱7、測量杠桿8、調(diào)整螺釘9、活動頂尖座10、活動頂尖壓把11、手輪12、縱滑板13、手輪14、橫滑板
四.儀器的操作
1.、 銑刀(齒輪)周節(jié)的測量
如圖2

把銑刀裝在檢查心軸上并裝在兩頂尖間,轉(zhuǎn)動銑刀使其一個齒前面呈水平位置(平行于基座導軌面),引入測量杠桿使之一頭與該刀齒前面接觸,另一相臨的同名齒面與定位桿接觸,并應在相同的圓周半徑上接觸。
調(diào)節(jié)調(diào)整螺釘,以保證每次橫向送進到一定位置,此時便可測量到刀口尺第一個周節(jié)。若測下一個周節(jié)時,轉(zhuǎn)動手輪使測量杠桿退出刀齒,用手轉(zhuǎn)動銑刀轉(zhuǎn)過一齒,再送進測量杠桿,使之在與上一齒相同圓周半徑位置進行測量,即可得到第二個周節(jié),如兩周節(jié)相同則
百分表示值應相同。
銑刀磨后檢查儀的測量:
檢查刀齒前面徑向性時,測量杠桿應嚴格地安置在通過頂尖軸線的水平面上(平行于基座導軌面)。為了把測量杠桿安置在指定位置上,儀器備有專用校準棒。把校準棒裝在兩頂尖間,使其測量面呈水平位置,將測量杠桿測頭引到校準棒測量面上,記下百分表在中間位置讀數(shù)值(或示值平均值)。取下校準棒,裝好銑刀,將測量杠桿測頭引向刀齒前面的邊緣上,轉(zhuǎn)動銑刀置百分表于校對時的讀數(shù)值上,再搖動手輪,使橫向滑板和測量杠桿一起作橫向運動,百分表指針即可反映該刀齒前面的徑向性程度。刀齒前面某一部分的徑向性程度也可以儀器上測量。在測量過程中,測量杠桿的位移由橫滑板和縱滑板上的刻度尺決定,測量方法同前,這樣在齒的任一點的徑向性偏差皆可確定。
銑刀磨后檢查儀的維護保養(yǎng):
銑刀磨后檢查儀是一種精密的機械檢查儀器,儀器的精密度和使用期限,信賴對儀器的正確使用和保養(yǎng),重要部位如測量杠桿、縱滑板、橫滑板、基座導軌、頂尖等必須注意保護,嚴禁撞擊和劃傷,使用后應用汽油洗凈并涂防銹油。儀器滑動部分要經(jīng)常給以潤滑油但油層不易過厚,以免影響儀器示值的精度,油杯應經(jīng)常注入潤滑油。儀器使用后應用罩罩好,以免塵土落到測量面上。